1)课程建设目标及步骤

   120181-3月:完成教学内容调整,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

   220184-8月:完善教学网站、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内容

   320189-12月:进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

   420191-3月:完善实验条件,增加实验教学内容

   520194-8月:完成现场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,建立现场实验基地。

620199-12月:完成课程建设全部内容,提交验收报告。

2)课程建设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成果

1)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培养,提升教学科研水平,鼓励参加国际学术交流,形成具备国际视野的教学团队;

2)完成多相流动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整合,达到教学内容专题化、综合化,完成翻转课堂“MOOC”“E-learning”等教学设计,建立多元化的多相流动教学体系;

3)建立完善的网上教学平台、教学网站及教学资源,使老师与学生无论在课堂内外均能进行交流与讨论,增强学生课外的学习主动性,同时继续扩大本课程在行业内容的影响力,争取在国内多相流动教学领域起到示范效果;

4)建立文献精读、专题汇报、编程、软件实训、考试等一体化的课程考核方式,多角度、多方位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;

5)完善实验条件,为研究生进行创新型自主设计实验提供实验条件。建立企业实验基地和实习基地,提供现场参观和学习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