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积极引进人才,增强人员储备
在原有教学团队的基础上,分别于2014年、2015年和2016年引进西安交通大学韩辉博士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朱建鲁博士后和刘翠伟博士后、清华大学刘纳博士后,四位青年教师均具有流体力学及多相流动研究背景,为团队多相流动方向的教学及科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(2)加强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培训
青年教师均需参加上岗培训和教学能力卓越班,经考核合格方能承担授课任务。经过培训,青年教师对于讲稿教案准备、课堂内容设计、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及课堂氛围调动等有了长足进步,课堂及督导反馈良好。
(3)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化
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传、帮、带作用,为团队中的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,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,对本专业所要求青年教师具备的基础理论、专业知识、基本技能、授课技巧和方法进行对口指导,以便提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。同时通过集体备课,互相听课,以老带新,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,保持教学的良好统一性,防止教学差错和事故发生。
(4)重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
鼓励申报教学和科研课题,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。团队成员完成并承担的教学改革课题有:“《油气水多相管流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”、“惟真惟实、知行统一理念下633+X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”、“科教融合的液化天然气利用技术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研究”、“《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》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”、“油气储运长距离管道输送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”等。